聚氨酯保温箱使用高压发泡机的发泡步骤是一个精细的工艺过程。以下是详细、专业的步骤说明,涵盖了从准备到成品的关键环节。
核心原理
聚氨酯硬泡是通过高压发泡机将异氰酸酯(ISO,俗称黑料) 和聚醚多元醇(POLYOL,俗称白料)两种液体原料,按精确比例在高温高压下撞击混合,瞬间发生化学反应,注入模具后固化成型,形成闭孔率高的保温泡沫层。
详细发泡步骤
第一阶段:准备工作 (Preparation)
1. 原料准备与储存
储存条件:确保黑白料储存在阴凉干燥处,建议环境温度在15-25°C之间。温度过低会导致粘度增大,流动性差;温度过高会加速反应,影响性能。
2. 模具准备
清洁:彻底清洁模具型腔,确保无灰尘、油污和上次生产残留的脱模剂或泡沫。
放置箱体:将保温箱的内胆(通常为HDPE塑料)和外壳正确放入模具中固定好,确保两者之间的模腔间隙均匀一致,这决定了泡沫层的厚度。
3. 发泡机准备
开机预热:启动发泡机,让设备自行循环预热。将料管温度(A、B料)设定在35-45°C,模头(混合头)温度设定在40-50°C。确保温度稳定达到设定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。
循环冲洗:通过设备的手动控制,将A、B料分别从回流管排出少许,观察其流动性是否正常,并检查料管是否畅通。
参数设置:在控制面板上设置好关键的工艺参数:
注射压力:通常在100-150 bar之间,确保高压撞击混合充分。
注射量/时间:根据箱体体积和泡沫密度计算所需的原料总重量,并换算成注射时间(秒)。首次生产需进行试模和称重校准。
黑白料比例:严格按照原料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设定(例如 1:1 或 1:1.1)。
第二阶段:注射发泡
4. 注射操作
设备就位:将发泡机混合头的注射枪嘴对准模具的注料孔,并确保密封良好,防止漏料。
开始注射:按下注射按钮。高压泵将A、B料推送至混合头,在高压下剧烈撞击、混合,然后瞬间注入模具型腔。
注射技巧:对于较大的箱体,可采用多点注射或移动注射的方式,让原料从底部或一端缓慢向上/向另一端推进,以便更好地排走空气,实现完全填充。
5. 熟化与固化
保压:注射完成后,保持模具闭合,不要立即移动或震动。
凝胶与固化:原料在模腔内迅速发生反应,经历乳白→凝胶→固化的过程。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十秒到几分钟(取决于配方和模具温度)。
熟化:即使外部感觉已固化,内部化学反应仍在继续(后固化)。完全达到最佳物理性能需要24小时以上,但通常脱模后可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。
第三阶段:后处理
6. 开模与脱模
待模腔内压力释放且泡沫基本固化后(用手触摸注料口溢出的泡沫,不粘手且有弹性),即可开模。
小心地将成型的保温箱从模具中取出,避免损伤柔软的泡沫和箱体表面。
7. 清理与修整
清理浇口:用专用刀具切除注料口和排气孔处的飞边、溢料。
质检:检查泡沫是否填充饱满、有无缺陷(如空穴、开裂、软泡等)。
常见问题与对策
填充不满:原料温度/模具温度过低、注射量不足、混合效果差、排气不畅。
泡沫开裂:原料水分超标、催化剂过量、模具温度过高、原料比例严重失调。
空穴/孔洞:排气设计不良、注射速度过快、模具温度不均。
泡沫发软:料比错误(白料过多)、混合不均、固化时间不足。
脱模困难:脱模剂效果不佳或未喷涂均匀、模具温度过低导致固化慢。
总结流程
原料准备 → 模具清理、预热、喷脱模剂 → 放置箱体 → 发泡机预热、参数设定 → 高压注射 → 保压固化 → 开模脱模 → 清理修边 → 熟化存放
- 2025.09.22聚氨酯保温箱用发泡机发泡步骤
- 2025.09.20聚氨酯仿木踢脚线生产工艺流程
- 2025.09.16环戊烷发泡机防爆电柜
- 2025.09.10详解聚氨酯发泡机生产线设备的巨大优势
- 2025.09.08探索聚氨酯发泡机的无限可能
- 2025.09.05汽车座椅及内饰发泡工艺流程与软泡高压发泡机
- 2025.09.0190度翻转模具的优势
- 2025.08.29聚氨酯慢回弹枕头发泡工艺与生产线配置
- 2025.08.27车载保温箱的发泡工艺流程
- 2025.08.22环保与安全保障(环戊烷发泡机)
- 2025.07.29高压发泡机:软泡生产的核心技术
- 2025.07.26工艺适应性强,发泡品质稳定可靠
- 2025.07.24操作便捷灵活,轻松应对多样化生产
- 2025.07.22成本效益卓越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
- 2025.07.15混合均匀——聚氨酯发泡机品质的核心基石
- 2025.07.12冰箱冷柜类:微孔发泡技术驱动能效与薄壁设计突破
- 2025.07.05高压与低压发泡机的功能分野与优势对比
- 2025.07.03环戊烷发泡机的核心功能与独特优势